祝军副教授
学术背景
2017年9月至2020年6月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 教育博士
2011年9月至2014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学博士
2007年9月至2010年6月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管理学硕士
2001年9月至2005年6月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公共管理系 法学学士
工作经历
2005年7月至2020年4月,先后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九鼎产业研究院从事管理和研究工作,曾获北京市“优秀德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2020年5月至今,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兼任学院辅导员、硕士研究生班主任、博士研究生班主任(2020级),曾获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智园丁奖教金”(2022),北京外国语大学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2021)、北京市“首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工作者”(2021)、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冬奥运优秀工作者(2022)、北京市教育系统“教学育人先锋”(2023)、北京外国语大学“卓越青年教师”(2023)、2023年共青团乡村振兴“笃行计划”优秀实践个人(2023)。
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治理、研究生课程教学、就业创业教育、公共部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大学生发展与青年领导力开发。
科研成果
1. 学术著作类:
(1)祝军,《基层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7年1月版。该书作为国内较早介绍公共服务动机理论的著述,针对基层公务员的公共服务动机状况、作用机制进行了实证研究,获得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青文库”优秀著作出版资助。ISBN978-7-5161-9618-2。
(2)祝军,《破茧之路: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5年8月版。ISBN978-7-5227-5303-4。该书在对创业动机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就业观念和创业教育等因素对毕业生创业选择的影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书获得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批准号:2024CB001)项目支持,获得北京外国语大学学术著作资助出版。
(3)李家华、祝军主编,《大学生创业基础》,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23年11月第1版,36.2万字。
(4)祝军参编,《北京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报告2022》,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10月版,27万字。祝军参编,孙柏瑛等,《社会管理新机制》,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5年4月版。该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2. 学术论文类:
(1)李秀峰、祝军,基于胜任力的团干部培训,《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38—43页。
(2)祝军,浅谈共青团干部培训课程的设置《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9年第04期:22-26页。
(3)祝军,高校教师工作压力与工作倦怠状况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北京教育·高教》2011年第6期:25-28页。
(4)骆苗、祝军,村民自治中的‘贿选’问题研究——基于制度分析的视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98页-103页(全文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政治》2012年第12期转载)。
(5)祝军,社会行政与社会管理:概念辨析及比较,《理论界》,2013年第07期:170-172页。
(6)祝军,青年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对工作投入的影响研究,《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第05期:77-81页。
(7)余慧阳、祝军,共青团干部公共服务动机研究——以北京市专职团干部为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04期:24-28页。
(8)祝军、钟坚龙,共青团干部公共服务动机对组织承诺的影响研究——以北京市221名专职团干部为分析对象,《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4年第04期:63-68页(全文被人大复印资料《青少年导刊》2014年11月20日转载)。
(9)祝军、杨平,大学生基层就业项目:参与意愿和满意度,《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5年第2期:2-17页(获新华文摘数字平台2016年第2期全文转载)。
(10)祝军、钟坚龙,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心理资本的水平与作用——基于北京2014届大学毕业生的调查,《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年第3期:41-46页。
(11)祝军、王乐,首都高校应届毕业生思想状况与心理资本调查研究——以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为例,《北京教育(高教)》,2016年第2期:53-55页。
(12)祝军、李秀峰,美国高校领导学本科专业设置现状研究——基于对美国六所大学的考察分析,《领导科学》,2016年第14期:29-32页。
(13)祝军、黄安兴,高校大学生党校课程优化设置研究——基于对北京10所高校的调查与分析,《北京教育(德育)》,2017年第1期:81-84页(获28届丹柯杯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14)祝军、李秀峰,美国高校领导学研究生教育分析与启示,《中国领导科学》,2017年第4期:70-72页。
(15)祝军、尹晓婧,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意愿和心理资本水平调查,《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7年第06期:104-109页。
(16)祝军、陈慧洁、王乐,供给侧改革视阈下高校就业指导课程优化设置研究,《北京教育(高教)》,2017年第11期:70-73页。
(17)李秀峰、祝军、柯江林,大学生公共领导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11期:43-51页。
(18)郑寰、祝军,也论党的领导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完善——中国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政治维度,《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8年第2期:123-129页。
(19)祝军,曾庆松,新形势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模式探析——基于对北京地区28所示范性创业中心高校的调查研究,《北京教育(高教版)》,2018年5月:72-75页。
(20)祝军、朱昱治 译,西方领导力前沿理论与视角变化,《中国领导科学》,2018年第6期:51-57页。
(21)祝军、岳昌君,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2017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实证分析,《中国青年研究》,2019年第1期:107—113页。
(22)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课题组,党领导基层治理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启示—— 北京市“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改革研究,《中国领导科学》2019年第2期:39-45页。
(23)祝军、曾庆松,基于公共价值的青年领导力:结构与测量,《领导科学》,2019年第2期:39-42页(。
(24)张树辉、祝军,更高质量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内涵、特征与实施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9年第3期:22-31页。
(25)祝军、朱昱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优化研究,《北京教育·高教》2019年第6期:75-77页。
(26)祝军、李家华,精准服务、助力大学生就业,《中国高等教育》,2020年第7期:48-49页。
(27)祝军、岳昌君,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调查:特征、动机与就业满意度,《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1期:87-95页。
(28)李秀峰、祝军,共青团“青年之家”实体平台的评估指标体系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1年第2期:28-39页。
(29)谢佳宏、祝军、沈文钦,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能力提升了吗,《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1年第6期,74-82页。
(30)秦惠民、祝军,红色基因与大学育人:在历史传承中创新发展,《北京教育·高教》,2021年第7期,69-72页。
(31)尤铮、祝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官方话语的变迁研究——以《人民日报》头版教育报道为语料,《教育学术月刊》,2021年第8期,28-34页。
(32)秦惠民、柴方圆、祝军、王小栋、涂端午,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设计、分析与启示,《中国高教研究》,2021年第9期,45-50页。
(33)祝军、沈文钦、赵颖、徐浩天,工科博士到企业就业的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17期,25-34页。
(34)谢大平、匡小静、祝军,高校思政教育与双创教育的有机融合:内涵与路径,《北京教育·高教》,2021年第11期,53-55页。
(35)李响、祝军,首都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现状、特征与挑战——基于对北京地区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创业状况的调查,《北京教育·高教》,2022年第05期,52-55页。
(36)郭丛斌、方晨晨、祝军,案例教学是否促进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发展?——基于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2年第09期,44-53页。
(37)杨维东、祝军,高校分类募捐策略分析:美国大学的经验与启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2年第6期,48-55页。
(38)郭丛斌、朱昱治、祝军,县域高中背景大学毕业生的硕士入学机会研究,《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22年第4期,97-115页。
(39)李家华、祝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性及实施路径,《北京教育·高教》,2023年第05期,54-56页。
(40)祝军、王煦,日本高校创业教育:历史演进、特点与启示,《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年第05期,98-104页。
(41)赵颖、沈文钦、祝军、徐浩天,巾帼不让须眉——工科博士获得精英学术职位的性别差异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3年第05期,84-97页。
(42)祝军、郭丛斌、方晨晨,专业硕士学位论文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20年全国公共管理硕士毕业生调查数据的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23年第06期,60-71页。
(43)祝军、岳昌君、王颖,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3年第4期:101-114页。
(44)王定华、祝军,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的科学内涵,《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5日,第A01版。
(45)秦惠民、柴方圆、祝军等,从什么维度来观察我国大学的全球影响,《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3年第5期,10-16页。
(46)郭丛斌,朱昱治,曹连喆,祝军,新高考改革是否拉大县域高中和地级市高中的差距,《高等教育研究》,2023年11月,44—53页。
(47)Chai F, Ma J, Wang Y, Zhu J and Han T (2024) .Grading by AI makes me feel fairer? How different evaluators affect college students’ perception of fairness.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PUBLISHED 02 February 2024, DOI 10.3389/fpsyg.2024.1221177. (SSCI)
(48)祝军,周红,数字经济背景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观念的实证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4年第2期:83-97页。
(49)孙铁珉,巩肖雅,祝军,大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创业教育?——基于北京高校大学生创业团队的调查与分析,《北京教育·高教》,2024年第06期,70-73页。
(50)祝军,李响,柴方圆,族望留原籍,家贫走四方?——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省际回流就业意愿的影响作用研究,《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4年第03期,139-149页。被《新华文摘》2024年第22期论点摘编收录。
(51)杨中超,祝军,摸着石头过河还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赤字和优势视角下的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成长之路,《中国青年研究》,2024年第08期,84-93页。
(52)祝军,朱昱治,吴雪姣,郭丛斌,实践导师如何赋能专业硕士研究生能力发展——基于“中国研究生培养质量调查项目”调查数据的分析,《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24年第04期,86-101页。
(53)张璞,祝军.自我效能感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对全国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数据分析,《教育与职业》,2024年第24期,31-39页。
(54)祝军,梁心舒,尹艺璇.谁在实习实践中受益更大——实习实践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能力的影响研究,《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25年第2期,67-79页。
(55)郭丛斌,段义德,祝军. 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的理论逻辑、现实问题及优化路径——兼论东西部教育帮扶对西部地区县域高中的影响,《中国教育学刊》,2025年第6期,46-52页。
(56)祝军,宁静,李欣然. 从赛场到市场:创新创业大赛对大学生创业者的影响及变革,《北京教育·高教》,2025年第06期,67-70页。
(57)贾德忠,祝军,边疆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如何更好助力乡村振兴——以云南省滇西地区三个州市为例,《民族教育研究》,2025年第04期,116-125页。
(58)祝军,岳昌君,王颖,高校毕业生因何选择中小学教师职业——基于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实证分析,《教师教育研究》,2025年第04期,90-98页。
参与和承担科研项目情况:
(1)2011年9月—2017年9月,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层政府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1&ZD032,获结项证明)。
(2)2017年9月,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高校毕业生就业分布研究”(批准号:71473007)。
(3)2017年9月至今,参与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新常态下的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相互作用研究”(16JJD880005)课题研究。
(4)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首期青年英才项目“大学生自主创业行为影响因素”课题研究(批准号:000717027,已结项)。
(5)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参与中共中央党校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所承担的北京市委组织部2018年度党的建设重大课题“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研究(已结项)。
(6)2011年6月至2017年9月,先后主持完成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术创新支持计划项目“大学生领导力测量研究”、“青年公务员公共服务动机研究”、“大学生心理资本问题研究”和“高校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等多项校级研究课题(均已结项)。
(7)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作为合作者,参与完成2019年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重点课题项目“青年之家综合服务平台评估指标体系研究”(课题号:19ZD017)。
(8)2020年9月至2021年10月,主持202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 “支持大学生创业的路径和机制研究” 项目(课题号:20jycy24,已结项)。
(9)2020年8月至2023年5月,参与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国家重大课题“新时代提升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能力及策略研究”(项目编号:VDA200004,已结项)。
(10)2020年6月2022年8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疫情影响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智库型研究项目,编号:2021JZ002,已结项)。
(11)2020年6月至今,参与北外“双一流”建设重大标志性科研项目“北外全球指数研究系列项目”子课题“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研究”,(课题编号:2021SYLZD038)。
(12)2022年2月至2023年11月,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2年度重点委托课题“国外高等教育改革动态研究”(课题编号:2022ZDWT01,已结项)。
(13)2022年8月至今,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课题批准号:DFA220436),进行中。
(14)2023年1月至2024年6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项目“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应届毕业生思想状况与心理资本水平研究”(课题编号:2023DY022,已结项)。
(15)2023年1月至今,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教育部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的评价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2JJD880038)。
(16)2023年8月至2024年9月,主持北京市教育委员会2023年北京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研究重点课题“中外创新创业教育比较研究”(课题编号:JYCY202311,已结项)。
(17)2023年8月至今,作为子课题负责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后疫情时代我国本科毕业生出国读研趋势、决策机制及其对研究生教育体系的影响”(课题批准号:72374008)。
(18)2023年11月至今,参与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23年度重点委托课题“国外高等教育改革动态研究”(课题编号:2023ZDWT08)。
(19)2024年9月至今,主持202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辅导员研究)“辅导员对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作用机制发挥研究——基于就业观念塑造的视角”(课题批准号:24JDSZ3199)。
(20)2024年9月至今,主持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2024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立项重点课题”之“大学生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高校学生管理与就业创业工作研究类重点课题,课题批准号:24JY0301)。
(21)参与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招标课题“教育强国内涵、特征与建设路径研究”(课题批准号:23JZD044)。
(22)2025年8月,主持北京外国语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研究重点项目“推进高校教师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研究”。
教学经历
1. 本科生课程:
课程与教学论、创新创业导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领导力开发
2. 研究生课程: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量化研究、教育经济学、教育评价与测量、教师教育研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研究(硕博必修课)
学术兼职: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大数据中心,研究员
北京市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研究员